日前,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主任袁晓玲教授接受了陕西日报的专访,并针对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研究出版的《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系列专著发表了“以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解读,被陕西日报刊登被引发广泛关注,那么袁教授到底是如何解读的呢?。
1、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专题研究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相关问题,厘清影响中国环境质量的现状、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探索改善环境质量可行路径
四部专著指出,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表明污染排放并不等同于环境质量。然而现有研究,无论是从单一指标还是多指标角度出发,几乎都将污染排放等同于环境质量。污染排放是污染源在正常技术、经济、管理等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污染产生量与经过污染防治处理后该污染物削减量之差。而环境质量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评价的范围、指标选取包含了污染排放的各方面,但不仅限于污染排放,还应将环境系统的吸收能力考虑在内。环境系统对各类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以及污染时空分布的不同,都将导致环境质量变动时序与污染物排放趋势时序不一致。因此,环境质量是污染排放和环境自净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选择建立指标体系,来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专题研究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相关问题,能够厘清影响中国环境质量的现状、演变规律和驱动因素,探索改善环境质量的可行路径。
2015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在科学界定环境质量、污染排放和环境自净能力三者关系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首次对外发布了西安交通大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西安交通大学环境指数,之后又出版了系列著作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2013版、2014版、2017版、2018版。
其中,2013版报告构建了环境污染评价指数和环境吸收因子评价指数两个分指数,然后以环境自净原理为基础,科学界定了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环境自净能力三者的关系,通过数理模型计算得出最终的环境质量指数。2014版报告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在环境吸收因子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全部选取绝对指标评价,使得环境综合质量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更具有可比性。同时,在构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人口和空间三个角度,构建多维环境质量评价指数,称为强度指数、人均指数和面积指数,尝试从不同角度解释环境质量的好与坏。
自此,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一直采用这一套指标体系来对我国的环境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持续对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创新。
2、首次形成“全国-区域-省域-城市”的4级研究体系
——分析各省份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和特征,对各省污染指数、吸收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进行研究,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全面、系统、综合展现环境质量变化
《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2013》是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出版的第一部专著,将全国分为8大区域,每一个区域作为独立的一篇,分别评价了该区域内各省份1996~2010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吸收指数,并最终计算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描述了各省份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和特征,分析了这种变化特征背后的原因。
2014版报告主要针对中国8大区域30个省份2000~2013年的污染指数、吸收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进行了研究。该版报告的特色在于,在总量指数基础上,计算了强度、人均和面积三个多维指数,并着重分析了总量指数和多维指数在样本区间内的演变规律和排序变化,探寻指数变化与排序更迭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该版报告还尝试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两个政策工具视角,来对我国不同地区环境质量的提升给出政策建议。
2017版报告主要是对21世纪前15年中国8大区域各省份的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视角也更加多元化了,将环境质量指数分为了绝对指数和平减指数两大类,更加全面、系统、综合地展现了环境质量的变化。此外,2017版报告还加入了典型性案例分析,分别对陕西省城市大气污染负荷及防治对策和西安市大气环境治理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
前不久刚刚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2018》是该中心最新的研究成果,该版报告在研究尺度上进行了重大突破,除针对中国30个省份1996~2016年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外,还针对国家74个环境重点监测城市2005~2016年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首次形成了“国家-区域-省域-城市”的4级研究体系。
3、陕西环境质量在全国排名第13位
——粗放型发展方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陕西总体环境质量相对较差
四部专著指出,当前,我国的污染程度仍较为严重。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污染恶化的幅度开始变小,并在2016年出现回落,这与国家强力推进“铁腕治霾”等污染治理措施密不可分,但是生活垃圾、氮氧化物、固体废物等排放增加造成的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仍不容忽视。
据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研究,陕西省的环境质量在全国排第13位,总体污染水平仍相对较高。从污染方面来看,1996~2015年陕西省的平均污染水平在全国排第12位,污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污染指数从23.99上升到了104.6。2016年全省污染恶化趋势出现明显转折,污染指数降至70.45,但污染程度依然严重;从吸收方面来看,全省的环境吸收能力排第18位,吸收指数最高值为2011年的3.29,最低为1997年的0.85,相差近4倍,呈现出了“M”型的变化趋势。
西安市属于典型的“高污染-低吸收”的城市,2005~2016年污染指数均值为65.52,在全国74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30位,自2009年后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属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同期,吸收指数均值为0.21,在全国74个样本城市中排名并列第70位,自净能力较差。
专著还指出,陕西省环境质量低,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多年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产业,高端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另一方面,陕西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干旱多风沙多,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一次能源开采,造成了植被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总量快速减少,因而吸收能力也相对偏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了陕西省总体环境质量相对较差。
西安自2005年以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虽然高校众多,但科技转化水平低,高技术产业发展步伐缓慢,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水平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2010年后,西安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多年来产能利用率低下,地下水、森林、湿地锐减,自净能力十分脆弱。
4、近年来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呈现下降趋势
——需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费、健全管理机制等
四部专著指出,根据环境监测结果,虽然我省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关中地区所在的汾渭平原与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共同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三大重点区域,但是随着我省“铁腕治霾”工作的强力推进,近年来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趋势向好,大气污染物排放呈现下降趋势。
虽然陕西大气污染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烟粉尘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陕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北地区平均水平,污染强度区域差异也相对较大,特别是以关中地区为最。这主要由于陕西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地形因素所导致的,此外,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导致污染不能得到快速有效治理的重要原因。
专著指出,近年来,西安市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西安市大气污染目前表现出了4个特点:一是工业废气排放量始终居高不下,二是城镇生活废气排放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三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四是臭氧浓度不断攀升且治理难度极大。而造成西安市大气污染久治不愈的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关中地区产业布局不合理,内部结构趋向重型化;二是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炭消耗为主;三是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多,尾气排放污染不断加剧;四是城市绿化建设人均面积不足,绿化形式单一;五是不利的地理位置与气象条件。
经金学院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