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主页 | OA系统 | 信息门户 | 教师主页 | 思源信箱 |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资讯>>学院新闻>>正文

【博文有约】第58期青年拔尖计划A类温军教授采访

2019年03月07日 10:34  点击:[]


【嘉宾介绍】温军,产业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SSCI源期刊《Economics Modelling》的执行编委、亚太应用经济学会(APAEA)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西安(浐灞)金融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内蒙古商会金融咨询委员会主任。200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前往美国Fordham University进行博士后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经济学,目前已在《Research Policy》、《The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等国际著名SSCI源期刊发表和接受论文21篇,在国内经济学研究方面的著名期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以及《金融研究》等发表论文35篇。其对能源与环境经济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目前已有 1 篇论文被能源经济学的国际顶级期刊《Energy Economics》接收,另有数篇论文已在该领域的重要期刊《Energy Policy》、《Economic Modelling》及《Economic Systems》等 SSCI 源期刊发表。

Q1:温院长,首先恭喜您入选了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计划A类,您方便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这段入选经历和感受么?

答:我觉得入选青年拔尖计划首先是一种责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汇聚一批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并具有很好学术潜质的杰出青年学者, 促使其更快成长,力争成为相关学术带头人或学科领军人。我作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老师,属于经济学类拔尖计划,对于学科尤其是应用经济学科的建设要有所贡献。

第一,要把握应用经济学学科国际最新发展方向,构建国际化团队。尤其在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上,我们要发起和组建国际团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构建国际化的学科队伍,完成一些国家重大项目。

第二,入选青年拔尖计划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有一种认同感,在获得了这个荣誉之后应该继续做表率。一方面是继续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另一方面就是要多培养一些优秀的硕士、博士,把握学科的前沿,引领和协助学院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同时为我们学院和学校的社会科学研究在国家以及陕西省争取到更大的发言权。

第三,入选青年拔尖计划很困难。A类拔尖计划入选过程十分严格,需要先经过校内的评选,然后由顶尖院校的校外专家进行评选并经过严苛的答辩过程方可入选。入选青年拔尖计划的老师实力都很强,水平非常高,学校的青年拔尖计划是很成功的计划。

Q2:您一直在研究企业创新,在您关注企业创新这十多年间,您认为我国的企业的创新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十年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我从2005年开始研究创新这方面的内容,至今已经十四年了。企业创新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企业创新的能力问题,一个是企业创新的动力问题

我以前的研究一直关注创新的动力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其一是私有产权和知识产权;其二是资本市场的支持,政府补贴等;其三是公司治理或公司所有权问题

但现在我认为中国企业创新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力不足创新的实际主体比如技术人员、发明家、员工等人员的创新能力需要提高。能力问题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思考:第一是社会文化和思想市场问题,比如最近《经济研究》有文章就关注了海洋文化和企业创新的关系;二是理性思维方式的问题,我国实用主义、中庸之道盛行,较为缺乏理性思维,论资排辈的思想严重,这些对于创新是有限制的。第三个问题在于高等教育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继续深化。学校和社会存在脱节,许多理论研究落在了企业生产实践的后面,导致大学不是知识的创新者,反而成为知识的解释者。第四个问题与我国的人口结构、人才结构等有关。许多创新来源于归国留学生,而对这部分人才还缺乏一个完善的成长计划和配套服务,对来华留学生的创新资源利用水平也很低。短期内可以通过引进人才解决创新能力的问题,长期要解决前三个问题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Q3:温院长,我们学校即将开始部分向创新港的搬迁,这会给经金学院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答:首先说挑战吧,由于今年学校最终决定研究生新生前往创新港,而老生不需要搬迁,那这就会带来一些挑战。第一,管理上的挑战,如何同时管理好两边学生的政治思想、心理、安全等的教育,相关管理老师们需要思考更好的方法。第二,老师教学与学生上课的挑战,搬迁到创新港之后大部分课程都是在创新港开设的,那这就会要求老师们前往创新港授课,而这边的少部分学生也需要前往创新港上课,那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两边来回跑,这也是需要克服的困难。此外,我们也面临如何筹集和最优分配经费的问题,比如设计装修经费花销等。

虽然会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但创新港带来的好处是更多的。第一,创新港是陕西省和我校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创新港的建成和有效运转有利于我校统筹教学科研目标,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第二,它能使西安交大扩大师生规模,进一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第三,创新港的环境更舒适,住宿水平位居前列,可有效克服物理空间不足对我校发展的限制,同时前往创新港也有助于东西校区的彻底融合。第四,创新港的搬迁工程和后续运转有利于拉动西咸新区的发展,通过集聚效应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Q4:温院长,我们了解到您在2018年一年发表了10篇英文论文,其中9SSCI,在中文权威期刊上也发表多篇论文,我们想请问您是怎么保持学术研究的持续高产和高质量,在担任副院长的职务同时,您又如何平衡院里的事务与您的学术研究?

答:对于院里的事务,首先要对我的伙伴们做好激励约束机制设计,运用管理学思维,合理下放权力,管控结合,把部分事物分配给院里的秘书完成,他们能力都很强。对于一些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我会进行更多的思考。其次,多学、多读、多看、多想,比如在平时,我每天会保证两个小时左右学英语的时间,包括背诵英语短文、背英语单词、听英语听力等等,我没事的时候就会打开英语听听,学习英语不仅是处理国际事务的工作需要,对学术研究帮助也极大。平时多读最新的文献尤其是国外的文献。同时也要多读和学习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在上层的思想动态中寻找可行的研究方向,并且随时把自己想到的点子记录下来,不断进行积累。最后,还要多和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保持与他们的联系,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抓住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分享。

Q5:您常说交大的学生要有点人文情怀,您认为交大人的人文情怀应该是怎样的?它会在我们的求学和求职生涯中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这个问题对于交大学生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许多同学都是理科生,数理功底是比较扎实的,但对于历史、政治、哲学知识了解不够,这在知识结构上会有所缺失,长期会限制你的高度。我个人尤其喜欢研究历史和经济史,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相似。你在读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共性、规律,比如历史上的变革由君主推动的往往走向成功而大臣发动的变革一般会失败。研究经济学也是在观察和发现,因此在研究问题的时候没有思路或者找不到解决办法,通过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一些启发。我在讲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的时候会捎带讲经济学思想史,让学生对经济思想的来源和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后面的学习才更扎实。

除此以外,有一些人文素养不仅是对于学习和思考有益,对于你人格的发展和生活的幸福也是锦上添花。

Q6:我们发现我们学院往届毕业生有很多都去了银行,您怎么看待这种毕业生的就业结构?银行是否是我们学院毕业生最好的就业去向?

答:以我们学院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在金融方向就业。我自己的看法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像银行柜台这种标准化的工作会逐渐被机器所替代,而保险业应该会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有所发展。我对金融领域各个行业的排序,银行是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信托、保险要好一些,基金是最不错的选择。

 

经金学院

2019年3月7日

上一条: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下一条:经金学院师生热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闭

您是本站第
12824010
位访问者,当前 人在线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4号 电话:029-82656840 邮编: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