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专业介绍 - 正文

金融工程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4-11-06 点击:

一、专业情况

本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级金融人才需求结构变化而设立的。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投资理论基础,能够开发、设计、运用新型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金融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有一定的金融市场分析技能和业务素养,能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产品设计、开发与应用、风险管理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领域起引领作用、具有国际视野、实践和竞争力强的高层次金融领军人才。 本专业前身“金融信息工程”创始于1986年,具有本科、硕士、博士授予权;2020年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点。


20C3F



二、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二级教授1人,CFAFRM双证持证人1人。近几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中国科学院、台湾清华大学、哈工大、西南交通大学引进人才6人,已建成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勇于创新、覆盖多学科的卓越师资团队。本专业建有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商务智能与反洗钱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与招商证券联合建设的“中国西部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一带一路FinTech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同花顺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工程创新实验平台、陕西金融科技创新研究基地,拥有一流的实践平台条件和智库基地。


2B8FA



三、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

秉承文理交叉传统,突出信息科技与金融工程的深度结合,促进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国际化与国情化并举,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金融工程人才;推进产学合作实践育人,开展校企合作、设立多个实践实习基地,实现了课程实验实践平台(工程坊、实验中心)、创新创业比赛平台(三创大赛、互联网+大赛)、创新成果孵化平台间的贯通,突出金融工程强实践的专业特色。2019年起与中国建设银行开展“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的联合培养。发挥学校理工科优势,挖掘财经专业历史底蕴,推动金融工程专业的多学科交叉,将金融、投资理论及实务知识与金融数学、计算机语言工具、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金融数学、计算机编程与数据分析基础,并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学计算与编程工具,开发、设计新的金融产品,从而具备解决金融财务和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89F0


四、培养计划和核心课程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共148学分,其中课程教学122学分,集中实践18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课程教学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37学分、经济学大类平台课程52学分和专业课33学分。大一和大二主要学习通识和经济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学年。

金融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金融工程1:离散时间金融、金融工程2:连续时间金融、随机过程、固定收益证券、计算金融、公司理财、程序设计算法基础(Python)。专业自选课程包括:量化交易方法与技术、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案例分析、金融大数据应用、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管理、经济金融中的数理模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Matlab 及金融工具箱应用、数字银行概论、行为金融学、时间序列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会计学等。


五、培养平台


3145F

24DB3


六、学生获奖


学生持续多年在“花旗杯”金融科技大赛中取得包括一、二、三等奖15项。学生参加了“互联网+”、“腾飞杯”、“三创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大赛项目并获得过国家级金奖、国家级铜奖、省部级金奖、省部级银奖、美赛F奖、美赛M奖、省一二等奖等。


七、升学与就业

3年金融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62%,其中境外研究生占比23%,境内研究生占比39%


境外大学包括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伯明翰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境内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毕业生创业就业占比18%;签约就业占比20%,均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中国金融业。其中郑玉峰校友自主创业表现优异,创造了90后金融界创业神话,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基金投顾管理规模轻松破亿,被德裕世家、胡润百富等称为“量化金融界黑马”;郑玉峰校友于2019年向西安交通大学捐赠300万元支持学生参加ACM竞赛活动,助力学校人才培养。


1340C



学校首页 数据库 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