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一揽子政策措施”),共6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其中,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列在首项,足见其重要性。新一轮留抵退税政策有哪些新特点?传递出怎样的信号?针对新一轮政策出台如何更好实现落地?
针对上述问题,从事税制研究30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香菊表示,在已连续多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情况下,2022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总量约2.64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高达1.64万亿元,比年初预计的1.5万亿元大大增加。从政策发布来看,总体呈现出扩围、加力、提速的特点。
在李香菊看来,增值税留抵退税不仅能直接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有利于完善增值税制度,有效应对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对资本市场也释放出积极信号,达到一举多赢效果,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提供财政保障。
节点到位 覆盖面更广
在李香菊看来,此时出台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恰逢其时。“从时间节点来看,增值税留抵退税增量4月1日起全额返还;存量部分,小微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这就意味着相关经济主体会获得增量和存量‘双重收益’,之前年度积累的存量留抵退税有望在今年全部转化为‘跨周期调节’,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从增值税留抵退税主体来看,既覆盖了对保就业、保民生、稳增长发挥关键性、基础性作用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这一最大市场主体,也对需要重点支持的行业或现阶段遇到困难的行业进行了及时扩围和精准扶持。”
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已出台的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民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基础上,研究将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
对此,李香菊表示,从目前7大行业来看,既涵盖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也覆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民生息息相关,培育经济新动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对于投资规模大、历史资金沉淀额高的企业,此次存量、增量一并退税,意味着一次性解决了其在历史上多年所形成的留抵税额,不再占用资金的同时也盘活了资金,为企业形成较大数额的现金流入,可有效助企恢复生产,增大投资,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此外,此次增加的行业多涉及服务业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李香菊认为,预计这些政策会对企业纾困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带来一定程度的带动效应。
全力保障 安全落袋
今年出台的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如此大的数额,如何保证资金到位确保留抵退税顺利落实也引起关注。对此,李香菊表示,中央提供财力保障,确保退税及时退付,“三保”足额保障。
“原来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按照现行的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来分担,即中央承担50%,地方承担50%,而今年出台的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按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央财政在正常的转移支付之外,还将专门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共1.2万亿元,确保不因为地方财力的影响使退税政策打折扣,确保地方财政有更多财力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这样一来,获得留抵退税的经济主体和地方财政就会从此次改革当中获得‘双重红利’。”李香菊表示。
要让市场主体真正享受到税收红利,李香菊认为,除了快享还要安全。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吃透政策。在新一轮的政策措施下,还有一些企业对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存在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享受该政策的条件,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加强宣传推送、培训辅导,尽快让企业懂政策、会操作;同时精准对接必不可少。
从李香菊调研的情况来看,企业遇到的涉税难题复杂多样,这就对税务部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收集,集中反馈企业诉求问题,提升响应效率,提供精细化、专员化服务,同时也可实现精准推送,让‘政策找企’动起来。”
针对当前大规模留抵退税,同时出现虚开发票骗取增值税款返还等情况,李香菊则强调,在规范、高效落实留抵退税政策的同时,更要严密防范退税风险、严厉打击骗税行为,决不让减税降费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留抵退税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她建议,可采取“技防+人防”的方式,依托税收大数据,将风险防控嵌入留抵退税办理全流程。
原文链接:http://share.183read.cc/article/4290855/5.html?t=165663999836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