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情况
(1)专业相关行业信息及未来发展前景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先后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建设数字工程,培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亟需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储备提供智力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经济增速达到GDP增速3倍以上,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近年来,数字经济创造了大量新增岗位,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新形态、新模式、新趋势(2021年)》预测,到2025年,数字经济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3.79亿。
在人才供给质量方面,我国教育体制以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为主,导致现阶段了解专业技术、业务流程与发展需求,同时掌握数字技术,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达到1246万,缺口年增速接近20.8%。随着数字经济步入全新发展阶段,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市场对贸易经济(数字经济方向)人才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就业前景广阔。
(2)我校该专业历史和整体实力,如排名,学科评估结果等
本专业历史悠久,设立于1960年,198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获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贸易经济专业被评为首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19年评为省级一流专业,2022年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双一流”专业。近5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专业排行中被评为5星级专业。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大陆地区位列第四。此外,学院先后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建设银行等海内外高校及金融机构推出了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已开设的大数据分析及Python应用、数字化营销等数字经济相关课程,已积累丰富教学经验。除此之外,西安交通大学的理工基础等优势学科等能为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二、师资队伍
产业与贸易经济系现有教职工1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教师中全职引进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博士毕业教师3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产业经济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特聘讲座教授(英国)1人,悉尼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1人,青年拔尖人才A岗4人,香港王宽诚奖获得者4人,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
三、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按照“立足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学校发展定位,融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一体,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熟悉前沿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和研究型贸易经济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适应国家数字贸易、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要,适应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人才。
培养特色:秉承文理交叉传统,突出数字技术与传统贸易的结合,构建“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着重传授数字经济运行的新规律、新特点和新的商业模式等知识。课程内容设计前沿,实现教授100%为本科生授课,突出应用性和产教融合,融合任课教师的前沿项目知识,能够实现本研衔接。培养过程“重基础,抓技术,强实践”,注重夯实数字经济课程基础,面相经济新业态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育人,特别突出产学合作实践育人,目前已开展了校企合作、设立多个实践实习基地。2020年起与北大新结构经济研究院建立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2023年开始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
四、培养计划和核心课程
贸经经济(数字经济)方向培养方案共148学分,其中课程教学122学分,集中实践18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课程教学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37学分、经济学大类平台课程52学分和专业课33学分。大一和大二主要学习通识和经济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学年。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字经济学》、《数字贸易概论》、《数字化营销》(双语)、《现代物流管理》、《数字化治理》、《公共关系学(双语)》、《价格理论与实践》。专业选修课包括:《消费经济学》、《战略管理》、《商业伦理学》、《行为经济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公司治理(双语)》、《组织行为学》、《网络拍卖》等。
五、培养平台
本专业依托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省部级基地)、陕西省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中心(省部级基地)、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多元化实习基地等平台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丰富、完备的产学研试验中心和高端平台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类型 |
名称 |
级别 |
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 |
省部级 |
重点基地 |
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
省部级 |
重点基地 |
陕西省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研究中心 |
省部级 |
实习基地 |
长安银行 |
校级 |
实习基地 |
西安九索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校级 |
实习基地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
校级 |
研究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 |
校级 |
六、学生获奖
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贸经专业获得两个金奖,其中“智磁科技—磁力助推外科技术大变革”项目获国家级奖项;202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一个;202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两个省级一等奖和一个省级二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主体赛项目“退役钾离子电池带电拆解及综合回收利用系统”获陕西省特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项目“基于钵酸视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网孔式医用零化器”获全国二等奖。
七、升学与就业
贸易经济专业毕业生近40%左右会继续深造,其中约27%进入在国内著名高校深造,约11%出国/境在进行深造。在升学的毕业生中,约有62%的学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就读。除了升学之外,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毕业学生中约有60%左右的学生选择就业,主要在金融业、政府部门、企业等机构就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有:
1、国内外著名高校(升学):如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2、知名企业:如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西安分行;国内知名企业如北京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等。
3、在就业的毕业生中,选择或有意向进入国家机构成为公务员以及回到原籍进入地方行政单位机构的比例约为31%,在就业率方面,我校贸易经济专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