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而设置的新兴专业。40多年来,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开设学校最多的经管类专业之一,为中国对外经贸领域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多层次人才,深度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
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建于1986年,199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资质。2006年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专业,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7年被列为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列全国A+专业(软科),拥有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学、商务英语三门省级一流课程;拥有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国际贸易学与区域经济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国际商务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士学位授予权。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形成了国内知名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近年来,相继承担了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项),承担了省部级科研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陕西省首届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2项。
国际贸易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三个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强调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实践与理论问题研究的密切结合,研究在开放经济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贸易壁垒及其战略、网络经济、数字贸易、环境政策等重大问题;(2)跨国公司竞争与战略研究,强调跨国公司发展的前沿理论研究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问题研究相结合,研究跨国零售企业一体化发展、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等;(3)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与风险投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信用风险管理和创业经济、风险投资等方面已形成一批标志性学术成果。
区域经济学学科创建于1994年,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硕士点,2001年设立博士点,并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学科经过数年发展,已形成三个特色研究方向:(1)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调控等,在开放经济下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的相图研究、广义梯度理论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学术成果;(2)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可持续的区域发展的承载力以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结合。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学术成果;(3)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规划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及其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城市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学术成果。
二、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7人,其中正副教授14人,讲师3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获得者2人。
三、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本专业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基础,掌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和跨国公司等理论以及信息控制与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国际贸易与投资通行规则、惯例及对外经贸政策法规,具有解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营销等问题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高级国际商务人才。
培养特色:
坚持科研育人。依托本系的三个基地(其中两个基地入选中国CTTI智库索引),带领本科生参与教师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学术研究与学术写作能力。
突出实践育人。通过建立实践基地、聘请校外导师、邀请企业家举办系列讲座、专业集中实习与调研、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习团队连续三年(2018-2020)荣获校优秀实习队称号。
实施交叉育人。利用学校理工优势资源,探索与数理、信息等学科交叉,形成跨境电商、国际经贸规则与法律、跨境金融和区域合作等跨学科研究领域;学生可跨专业选修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相关课程;并形成有机贯通的立体课堂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四、培养计划和核心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共148学分,其中课程教学122学分,集中实践18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课程教学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37学分、经济学大类平台课程52学分和专业课33学分。大一和大二主要学习通识和经济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学年。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投融资、国际经济学;设有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海关与商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经济贸易发展新动向课程,以提高学生专业敏感度及对现实经济的理解。
五、培养平台
专业拥有陕西省经济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经济高质量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三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专业与浐灞国际港务区联合设立了陕西省众创空间孵化基地;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开展协同育人,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及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
六、学生获奖
专业学生科研与创新创业能力突出。近三年来,学生参与撰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发展指数、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指数等10余份研究报告;超50%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创新大赛;3位同学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8名同学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部级一等奖;6位同学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得优秀。
七、升学与就业
约有4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约30%的学生出国(境)到国际知名大学,如美国杜克大学、英国国王学院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70%的学生选择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及本校继续深造(如图1图2)。
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宽广,就业前景好。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华为、阿里、宝洁等大型(跨国)企业;商务部、发改委、海关、开发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中信保、国开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翘楚或商界精英,社会评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