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主页 | OA系统 | 信息门户 | 教师主页 | 思源信箱 |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资讯>>学院新闻>>正文

【博文有约】第89期│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陈斌开教授专访

2024年05月28日 16:23  点击:[]


嘉宾介绍: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2003年获中山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学者,世界银行研究顾问。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发展经济学。

一、“经济学直觉”与经济学研究

Q1:我们发现您在主旨演讲过程中多次提到“经济学直觉”,您认为“经济学直觉”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正向意义呢?

A1: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依赖于对社会问题的感知和透过社会现象来理解其本质的能力,所以在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直觉非常重要。众所周知,之前很多经济学家,他们其实不学数学,不学模型,但是他们对社会问题会有非常深刻的洞见。这样的洞见大部分是基于现实观察提炼的理论体系,而提炼过程本质上是依赖“经济学直觉”。也就是说,“经济学直觉”是在现实问题中找到经济逻辑,同时提炼出理论体系的能力。在现代经济学的训练体系中,我们很重视学好数学。数学的逻辑可以帮助很多学生理清从现实到理论这一过程,但如果学生没有看到数学背后的“经济学直觉”的话,那么他们其实并没有学好经济学。因为数学只是为“经济学直觉”提供了一个形式化的表达,所以数学只能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我们研究最重要的根本依然是数学背后所依赖的经济逻辑。因此,“经济学直觉”在研究中至关重要。

Q2: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训练自己的“经济学直觉”?

A2:在现代经济学的训练体系中,我们需要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上再去培养和训练经济学直觉。因为现在大部分文章都是基于数学的形式撰写,数学在研究中承担重要角色,我们可以借助数学工具把经济学故事用更完美的数学逻辑阐述清楚,同时还可以得出很多量化的结果。所以,对学生而言,首先一定要在学习的阶段中学好数学。因为在没有数学工具的前提下,我们很难突然有特别好的经济学直觉。关于如何具体培养和训练“经济学直觉”,我有以下三点建议:第一个是阅读文献。大家在读文献的时候,必须理清数学背后的经济学。基本的训练方法是在阅读数学模型的文章后,不使用任何一个数学符号去讲它背后的经济学故事,这是“经济学直觉”训练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办法。第二个是关注现实问题,勤于思考。对于热点问题、重要问题要多思考,要能独立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训练对现实问题的抽象能力。其中,对争议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更能训练我们的经济学直觉。当然,这要求我们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三个是多读经典。因为经典理论的提出具有时代背景,在读经典的过程中,大家需要思考这些伟大思想提出的背后逻辑,再将其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看大师们是如何提出这种伟大思想的。这对我们训练“经济学直觉”很有帮助。我建议大家阅读林毅夫老师的《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这本书可以教会我们以常无的心态去看待经济学,读完之后就会明白经济学到底是怎样的思维方式。

Q3:您一直强调数学的重要性,但作为经济学学生,我们无法像数学系学生一样完整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您认为我们应该重点学好数学的哪些方面?

A3:经济学中的数学只是一种工具,大家要明确数学的定位,即学数学只是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能喧宾夺主。在课程学习中,我们应掌握与经济学紧密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特别是与“三高”相对应的数学内容。在进行经济研究时,若涉及数据处理与分析,保证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足够应对即可。此外,数学本质上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而非单纯掌握模型方法。所以,对于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我建议大家应专注于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数学工具,深入掌握并灵活运用,而无需过分追求数学的全面性与深度。大家需要牢记数学只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一个有力工具,应合理运用,避免本末倒置。

二、扩大消费与经济增长

Q4:我们常在生活中观察到一个与消费券有关的现象,消费券总会被一些并未面临破产倒闭风险的大型商超集中收集,而未被用在经营困难的小企业身上,结合已有研究内容,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A4:在现实中,人们对消费券的理解存在偏差,误以为发放消费券仅仅是为了促进家庭消费,实则不然。在标准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里,消费与生产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单纯的消费行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现实中,扩大消费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提升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刺激消费来推动生产,进而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如果仅将扩消费作为目标,而忽视了其与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这样的扩消费措施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消费券的发放若未能针对性地扶持中小企业,其效果将大打折扣。我们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正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上述理论背景。消费券应更多地针对中小企业进行发放,以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Q5: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结合您的文章《扩大消费能否促进长期增长?》,您是如何看待我国未来消费增长的趋势?未来可能会有哪些新兴的消费领域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A5:我们这篇文章旨在强调消费的重要性,然而,启动消费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自1998年起,国家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和消费,然而多年来成效有限。特别是在2008年后,尽管消费占GDP的比重看似上升,但这并非由于消费本身增长,而是GDP下滑所致,因此消费尚未真正崛起。消费难以提振是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原因。首要因素是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金字塔型结构,消费主要依赖于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偏低制约了消费。同时,中等收入群体面临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重压力,其消费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扩大消费也是。其次,在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居民储蓄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居全球之首,主要归因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换句话说,高质量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使得居民不得不增加储蓄。在短期内,上述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短期措施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问题。解决中国消费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从根本上改善收入分配、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高质量供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有效扩大内需。

 

 

 

经金学院

2024年5月28日

 

 

上一条:我院青年教师贾智杰获评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届“十大学术新人”荣誉称号 下一条:【出彩经金人】贺庆之:追赶日月,不苟于山川,奔赴在每一份热爱里

关闭

您是本站第
13461355
位访问者,当前 人在线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4号 电话:029-82656840 邮编:710061